超越對立:抗爭作為展演的詭計

實在,當我們把抗爭現場說成一個供人觀賞的場景,不免會假設了「觀者」與「演者」之相對,也可能忽略了運動中主體間共生互存的關係。既然這是一場自發、見機成事的運動,參與者的互動自是一大關鍵。 眾志成城講求大家的互信和協作的默契,共同目標固然能連結群眾,但當大家一起在佔領區裡協作建立了共同生活的小社區,還需慢慢經歷商討磨合。坐在佔領區,不時有熱心聲援的市民送來飲料食物打打氣;有人在到佔領區挑釁生事,訊息廣傳後人們便會一呼百應的來增援。不同政見的人走到彌敦道上,初時會以生日歌送客,隨後有些佔領者卻會和反佔領者圍坐,並細心聆聽和討論。佔領首日(9月28日)警察在金鐘施放胡椒噴霧和催淚彈後,人潮散去又回來,還激發更多人上街和佔領其他地方;最詭異的莫過於特首呼籲市民在清場後多去曾被佔領的地區消費,有人頓時加入呼籲和響應到旺角「鳩嗚」,旺角清場過後人潮又再湧現街頭。這些不只是即興而發的行動,亦展現了人際間微妙的互動連結。

這場佔領運動裡所呈現的,不只是示威者之間縱使偶有爭議也會建立互助互愛的關係,而無論是支持者或反對者,甚至是當權的,在進程中任何舉動隨時也可能影響事態進展。這種錯綜複雜、牽一髮動全身的關係固然適用於各式社會事件,但隨著佔領面臨清場時,從微觀建立主體間共生互存的關係,卻是抗爭日常化的基礎,以「全民參與」打開共生互存的想像,消除了「觀者」與「演者」的對立,讓不同的參與者(包括抗爭者、持不同意見者和當權者)在互動和對話過程裡建立自覺自省,才能在民主運動裡扎實壯大公民社會,是故社區連結亦成了雨傘運動轉型的一大方向。



全文刊於 ARTiSM 藝評,2014年12月號<喧囂與躁動:當街頭成為舞台>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,2014